关于鸡蛋的那些事儿

来源:吉林省科协

2018-01-05 10:02:26

白壳蛋、红壳蛋、绿壳蛋,笨鸡蛋、柴鸡蛋、土鸡蛋……这么多不同的鸡蛋到底哪种好,究竟有什么区别?让我们在专家的带领下,把鸡蛋的那些事儿“一网打尽”——

 

求证专家:

谢林吉林大学公共卫生与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土鸡蛋、柴鸡蛋、笨鸡蛋,其实都是一种蛋

谢林:农业部关于鸡蛋的标准只有无公害鸡蛋、绿色鸡蛋和有机鸡蛋,并无确切的土鸡蛋标准。人们通常把在农家自然环境中的散养鸡所生的蛋称为土鸡蛋,或称为柴鸡蛋、笨鸡蛋。在市场上出售的这些鸡蛋,名字虽然不同,但其实蛋是一样的。在普通百姓眼中的土鸡蛋,就是在农民家散养,吃五谷杂粮且不受外力因素自然成长,放养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药物的鸡生的蛋。市场上之所以鸡蛋有不同的名字,不过是商家的营销手段而已。

 

.蛋壳颜色与母鸡品种有关,与营养无关

谢林:蛋壳的颜色取决于母鸡的种类,与其它因素无关。人们观念中红壳鸡蛋要比白壳鸡蛋有营养,这是错误的。所有的蛋壳一开始都是白色的,在蛋壳形成阶段的后期,一些种类的母鸡会分泌色素,让蛋壳变成不同的颜色。色素仅仅附着在蛋壳的表面,拨开蛋壳,内表面都是白色的。

 

.“土鸡蛋”营养与普通鸡蛋几乎无异

谢林:不同品种的鸡蛋,其营养价值并没有太大区别。研究人员对“土鸡蛋”和饲料鸡下的蛋所含的各种营养,包括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脂肪及维生素等进行测定分析,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差异。比如说,“土鸡蛋”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更高,这两种物质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对保护心血管非常有好处。而饲养场的鸡,因为所吃饲料都是经过科学配比,营养素含量全面均衡,因此产出的蛋中铁、钙、镁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都高于“土鸡蛋”。

 

.蛋黄越黄越有营养吗

谢林:鸡蛋中的营养物质主要集中在蛋黄,蛋黄的颜色取决于饲料,如果饲料中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含量高,则蛋黄颜色深,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饲料鸡吃的是配方饲料,蛋的口感稍清淡,蛋黄呈浅黄色。而农村散养的鸡在野外吃绿叶菜多,蛋黄含胡萝卜素多,颜色深,相比之下,“土鸡蛋”中的维生素、谷氨酸纳、鸡苷酸等含量略多,吃起来口味会更佳。

 

.与普通鸡蛋相比,“土鸡蛋”个头较小

谢林:如何鉴别买到的鸡蛋是否为土鸡蛋呢?首先可以通过外观来区分,普通鸡蛋蛋壳深棕色,个头较大,七八个一斤,蛋黄颜色较浅,因饲料中常含有鱼粉,总有一股鱼腥味;而土鸡蛋蛋壳有些粉,或者是浅棕色,个头较小,十来个一斤,蛋黄呈橙红色。另外,土鸡蛋的蛋壳比较厚,而普通鸡蛋的蛋壳比较薄。

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区分:一是土鸡蛋的蛋黄饱满、鼓胀呈金黄色,相对脂肪含量较高,蛋清比别的鸡蛋更透明、黏稠。二是在蛋壳颜色上,土鸡蛋也不像市场上卖的普通鸡蛋颜色那么统一。另外,可以看入锅翻炒后的效果。饲料鸡蛋入锅后很容易散乱,而土鸡蛋则是一整块,不会出现散乱的情况。鸡蛋的口感也不同,土鸡蛋口感更香嫩些,没有蛋腥味。

.鸡蛋壳上有斑点不能吃

谢林:蛋鸡出现了输卵管炎症、鸡饲料里面缺乏维生素或者蛋氨酸,以及存放时间过长的原因,都会导致蛋壳显示出不规则的斑点。这样的鸡蛋尽管表面上并无明显的腐坏症状,但其实蛋的品质有所下降,也不够新鲜了,建议不要食用。

 

.贴壳鸡蛋不要食用

谢林:贴壳蛋主要是贮存时间过长导致的。这样的鸡蛋蛋清变稀,蛋黄膜韧力变弱,蛋黄上浮贴于蛋壳,局部呈红色。灯光透视时,在贴壳处可清晰看到蛋黄呈红褐色或黑色。如蛋黄紧贴蛋壳不动,贴壳处呈深黑色且有异味的,这种蛋不能食用。

 

.5分钟鸡蛋”营养最丰富

谢林:鸡蛋煮不同的时间,口感和营养都不同。煮鸡蛋最好是凉水下锅,水开了再煮3分钟即可。这时的鸡蛋呈溏心状,营养成分最高最利于人体吸收。“5分钟鸡蛋”,蛋清熟嫩,蛋黄熟而不硬。不同煮沸时间的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是有差异的。“3分钟鸡蛋”是微熟,最容易消化,约需1小时30分钟;“5分钟”鸡蛋是半熟,在人体内消化时间约2小时;煮沸时间过长的鸡蛋,在人体内的消化时间相对来说要比较长一点。营养最丰富的是“5分钟鸡蛋”,这种鸡蛋不仅软嫩、蛋香味浓,而且能提供比较丰富的营养。

 

.不宜吃生鸡蛋

谢林:吃生鸡蛋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生鸡蛋中很有可能带有沙门氏菌,吃生鸡蛋很容易感染,发生食物中毒,导致发烧、腹泻、腹痛等。另外,生吃鸡蛋会影响生物素的吸收,引起生物素缺乏,表现有头发稀少、发色变浅的症状,严重的眉毛、睫毛和头发都脱光。

 

.感冒时最好不要吃油炸或煎蛋

谢林:人在感冒发烧时,抵抗力有所下降,基本上是食不知味,体内缺乏营养,而鸡蛋中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高,好吸收。所以,吃鸡蛋对于病情的恢复是有所帮助的。但生病时尽量吃鸡蛋羹、蛋花汤,不要吃油炸或者煎蛋。

 

十一.鸡蛋虽好,但不要过量

谢林: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7克、脂肪6克,产生热能82千卡。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鸡蛋中钙、磷、铁和维生素A含量很高,B族维生素也很丰富,还含有其他许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小儿、老人、产妇以及肝炎、结核、贫血患者、手术后恢复期病人的良好补品。

但是,好东西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吃得太多,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吃鸡蛋过多,会造成血胆固醇含量过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以及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等等。

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平衡膳食、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在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比较好。对于青年和中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3个。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实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由于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34个鸡蛋,但不宜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