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
2024-05-27
雨季当心!雨后蹚水,小心惹“毒”上身
5月开始广州暴雨连连,各大新闻都在告诉大家尽量不要蹚水,除了那些我们看的见的危害,还有一种容易被忽视的菌可能偷偷袭来,它就是产气荚膜梭菌。什么是产气荚膜梭菌,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过呢?它其实广泛的存在于土壤、人和动物肠道中,既是人和动物的胃肠疾病最常见的病…
2024-05-27
都是“锂电池”,为什么充电宝能带上飞机,电动自行车却总出事呢?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电池引发的火灾事件屡见不鲜,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话题。面对这一问题,不少地区开始采取严格措施,明文规定禁止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在室内进行充电,以此来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 1.8 万起,较 2021 年上升 23…
2024-05-20
杭州姑娘清理衣柜竟致肺部长霉菌!医生提醒,南方居民请注意
杭州电视台近日报道,一周前,家住杭州的“00后”王女士(化名)出现咳嗽、乏力,发热症状,最高体温40℃。吃药后症状一直未得到改善,于是王女士前往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从肺部CT上发现,王小姐的肺部长出了一个个“小树芽”,怀疑是霉菌性肺…
2024-05-20
知识产权 | 怎么引文才能不侵权?
1 概念界定合理使用是指为了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目的或是为了教育、科学研究、宗教或慈善事业而使用他人作品的既不需要征得著作权人同意,也不需要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但应当尊重作者的人身权利,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因此,…
2024-05-20
手足口病高发来临,家长们做好这些防护!
责任编辑:李娇
2024-05-13
太阳耀斑:太阳打“喷嚏”会“吃掉”无线电信号吗?
太阳耀斑是太阳表面突然爆发出的明亮现象,它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包括光、热、射线和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会以极快的速度飞向地球,并在到达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中的原子碰撞,产生大量电离现象。电离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层,它由太阳辐射电离的原子和分子组成。电离层…
2024-05-13
冰雹+降雨+大风!最强降雨时段来临,这些地方注意!
5月中旬,南方地区将再度进入多雨时段。预计5月中旬,南方多降雨过程,主要出现在5月10日至12日、14日至15日、17日前后。其中,10日至12日,贵州中东部、江南、华南中北部等地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先后有大到暴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2024-05-13
2024防灾减灾宣传周来了!应急科普小课堂
责任编辑:李娇
2024-05-06
避免假期出行晕车,重点在乘车前2小时!
每逢长假,很多人会选择去距离较远的地方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但也有一些人因为担心晕车、晕船、晕机等问题,对远行抱有顾虑。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谢春成介绍,其实晕车是一种被称为晕动症的病。“晕动症也叫运动病。它是指乘坐交通工具…
2024-05-06
沙尘天气如何产生?该如何防护?来看指南
春季是沙尘最频发的季节。沙尘天气是如何产生的呢?气象专家介绍,要形成沙尘天气,首先要有丰富的沙尘物质,其次是冷空气活动形成的大风,第三是近地层热力对流的不稳定。大风将地面丰富的沙尘吹起来,由近地层的热力对流产生上升气流将其输送到较高的空中,再由中低空的…
2024-05-06
烫伤后正确的应急处理
烫伤,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痛苦。然而,处理烫伤时,如果不了解正确的急救措施,很容易陷入误区,导致伤势加重。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烫伤后的紧急处理行为,并提供正确的急救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一紧急情况。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2024-04-29
让人抓狂的噪音,也能被“画”出来!
何为噪音?你觉得是就是。噪音,你画啥就是啥。令我们感到生理或心理上不舒服的声音,不想要的、带来烦恼的、影响交谈或思考的声音,通通都算是噪音。也就是说,不只是机器燃烧声、交通工具鸣笛声,人的嘈杂声和突发声响等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才算噪音,只要你…
2024-04-29
一图了解防震减灾自救须知
责任编辑:李娇
2024-04-29
磕掉的牙齿泡牛奶中?儿童磕牙的紧急处置
近日,一则关于老师将学生磕掉的牙齿泡在牛奶中进行应急处理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行为不仅展现出了教师的机智与专业,也为广大家长和公众普及了牙齿意外磕碰后的紧急处置知识。那么,当小孩子发生牙齿磕碰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进行紧急处置呢?一、初步止血与伤口…
2024-04-22
【互联网+】大脑与人工智能的尖峰对决
责任编辑:李娇